世界血栓日 | 团结起来,共同面对血栓这一“沉默杀手”

8个月前

 1821年10月13日,被尊为“细胞病理学之父”的德国医学家Rudolf Virchow出生。他首次提出了“血栓形成三大要素”:血管壁损伤、血流异常、血液成分异常,该理论沿用至今。

为纪念他在血栓领域的贡献,提升公众对血栓性疾病的认识,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ISTH)于2014年宣布,将每年的10月13日定为“世界血栓日”。


作为心脑血管疾病专科医院,今天就由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的两位专家为您讲解有关血栓的知识。


血栓:概念

在一定条件下,血液中的有形成分析出、黏附、凝固,在血管内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而该固体质块就被称为血栓

血栓:堵心·堵脑·堵肺

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副院长、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原哈医大三院神经外科主任)张学新教授

血栓最容易堵在心脏、脑和肺这三个关键部位。

●堵心

动脉血栓最常出现的部位就是心脏血管,可直接导致冠心病。

●堵脑

房颤患者的心脏容易出现血栓。当栓子脱落后,游离至脑血管,可引起脑梗死。

●堵肺

静脉血栓容易堵在肺部,常见疾病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引起的肺栓塞。

 

血栓:堵下肢

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副院长、血管外科学科带头人、血管外科主任(原黑龙江省医院周围血管外科主任)刘丽教授

 


除了心脏、脑和肺,血栓还很容易堵塞在下肢。血栓包括动脉血栓和静脉血栓,下肢血管被血栓堵塞在临床中非常常见。

 


血栓有脱落可能,游移的静脉血栓一旦进入肺动脉,会引起肺栓塞,有窒息死亡风险。

 


如果血栓堵在下肢动脉,造成血流阻塞,会引起下肢急性缺血表现,特点是起病急骤、进展迅速,表现为患肢疼痛、麻木、运动障碍、皮肤苍白、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等,6小时内未得到有效治疗,有可能导致截肢的恶劣后果。


 


血栓:就诊信号

●睡觉流口水

睡觉时总往一侧流口水,可能是脑血栓导致的局部肌肉功能失调。

●哈欠连连

如果注意力总是不能集中,哈欠连连,说明大脑供血不足,很可能是动脉因血栓而出现狭窄。

●眩晕

高血压患者若1-2天出现5次以上眩晕,提示有脑梗死风险。

●血压异常升高


平时血压正常,突然升高至200/120mmHg以上时,要警惕脑血栓。血压突然降至80/50mmHg以下,也有可能是脑血栓

●步态异常

如果步态突然改变,并伴肢体麻木无力,提示有脑血栓风险。

●突发性单侧肢体肿胀

突发性单侧肢体肿胀,皮肤颜色发红,皮肤温度比健侧肢体高,持续性疼痛,可能出现了下肢深静脉血栓

 

 


血栓:诊断·治疗

●常用检查手段

血常规、凝血检查、血浆D-二聚体测定、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最常用)、CT或磁共振成像、血管造影(诊断“金标准”)。


●治疗

主要有抗凝治疗、溶栓治疗、导管介入溶栓治疗、手术取栓等。

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急性期,为防止血栓脱落,可以放置下腔静脉滤器,以减少肺栓塞的发生几率。


血栓:预防

血栓的预防分为基本预防、物理预防和药物预防。

基本预防

1.适当运动,避免久坐。

2.多喝水,饮食注意低盐、低糖、低脂。

3.戒烟酒。

4.平时多做勾脚、空中蹬自行车的动作,活动下肢。

物理预防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可在医生指导下穿着医用弹力袜,以促进血液回流。

药物预防

血栓高危人群,必要时可根据医嘱口服、皮下或静脉注射抗凝药物。

上一篇

下一篇

专家推荐
刘丽
周围血管外科学科带头人
擅长治疗腹主动脉瘤、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浅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急性下肢动脉血栓、颈动脉狭窄、肾动脉狭窄及雷诺氏病等周围血管疾病的微创介入手术治疗。
咨询
王智
神经外科特聘专家
擅长脑血管疾病和脊髓脊柱疾病的显微手术及介入治疗,技术娴熟。对于垂体瘤、听神经瘤、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等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咨询
李景瑞
普外科学科带头人
擅长甲状腺癌、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胰腺癌、胆囊结石、胆息肉等各种急腹症等的诊断与治疗。
咨询
刘和平
主任医师
擅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术,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冠心病支架植入术,肥厚性梗阻性心脏病的化学消融术。
咨询
孙政育
主任医师
擅长外周介入治疗,包括肿瘤介入治疗(肝癌、肝血管瘤、肺癌、肺部大咯血等);泌尿系统肿瘤及顽固性血尿介入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介入治疗;外周动、静脉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及下腔静脉滤器置入、下肢动静脉导管溶栓,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等治疗领域。
咨询
相关阅读
预约到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