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4
【健康科普】发现就是中晚期的肠癌,一个方法可避免
11个月前
首先,早期肠癌症状不明显,甚至没有症状。
其次,因肠癌出现便血、梗阻等症状,往往已是中晚期。
再次,85%的结直肠癌都起源于腺瘤性息肉。
所以,我们要做肠镜,发现息肉,发现癌前病变,立即切除!
不给息肉恶变留时间
肠息肉,指肠道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的息肉状病变,在未确定病理前均称为肠息肉。
临床上多发于直肠或结肠,且年龄越大,长肠息肉的几率也越大。
早期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如果不是做肠镜,很难发现。
息肉(以肠息肉为例)是一个形态的描述,它分为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等。
根据病理特征,一般认为前两者为良性息肉,不易发生癌变。
而腺瘤性息肉,或者称之为腺瘤,又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则是公认的肠癌癌前病变。
*图片来源于网络*
谁敢保证隐患什么时候会“爆”掉
我们常能看到网上说肠息肉演变为肠癌需要5~10年。
可问到天天在内镜室做胃肠镜的消化科医生,上述说法还真不一定。
虽然是小概率事件,但发生在个人身上就是100%。
远东医院消化科石春林主任(原黑龙江省医院消化内科及腔镜中心主任)就接诊过一位82岁的患者。间断性腹胀伴恶心呕吐3个月,经全腹CT检查,发现结肠占位,并且已经出现了肠梗阻,最后在腹腔镜下进行了根治性左半结肠切除术。
如果老人早几年做肠镜,应该不是这个结果。
“做了镜子”会放心
你不会因为做了检查而生病。
但会因漏掉检查,小病拖成大病。
出现大便带血;大便变细、有凹槽、有黏液;原本一天一次大便,现在变为两三天一次或一天两三次;大便不成形;长期腹泻、便秘,或交替出现;腹部长期隐痛时,请做肠镜。
用医生的话说——“做了镜子就放心了。”
一旦发现恶变,早处理一定比晚处理预后要好。
发现的太晚,切肠甚至是切肛门、造瘘,生活质量就很难保证了。
专家推荐
相关阅读
【图懂健康】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预防指南:一图看懂关键要点!
【健康科普】18岁男孩运动或情绪紧张就心慌!心跳狂飙到209次/分,竟是这个病在作祟
2025-09-23
【健康科普】走路如受刑?走不远,腿麻痛! 微创解“狭窄”为腰椎“松绑”!
2025-09-22
【健康科普】没把“拉肚子”当回事,检查结果让全家后怕…
2025-09-18
中国脑健康日丨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温馨提示:守护大脑,从现在开始
2025-09-16
【图懂健康】脑血管狭窄的3级警报,第1个最容易忽略!
2025-09-15
世界急救日|急救与气候变化
2025-09-14
【健康科普】颈椎和腰椎的两次手术,她都在远东成功完成!这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信任!
2025-09-12
下肢顽疾一拖再拖,硬挺3年行走难!LE体系精准治疗仅7日,轻松走上1公里
2025-09-11
【健康科普】@全体老师!请收下这份“护腿”指南!告别静脉曲张
2025-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