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技术】颈动脉重度闭塞仅留“发丝”样缝隙,精准手术解决反复头晕

6个月前

“我们都觉得是颈椎的问题,他晕起来昏天黑地啊!踩哪儿都踩不实那种感觉。”赵女士坐在床边,十分后怕地讲述着父亲的病症。14年前,她的父亲因意外摔伤,颈部被打了钢板。14年来,每当她的父亲手脚麻软,家人都以为又是犯了颈椎病。可谁曾想?这块钢板却掩盖了“椎动脉血管狭窄”的真相!

手脚麻木被忽视

最终引来大问题

今年69岁的赵先生,14年前由于意外,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摔伤,差一点就要高位截瘫!万幸的是,手术中颈椎处被钢板固定,这才保全了一条命。但从那以后,就落下了一个病根——手脚发麻,甚至他的痛感都比一般人要低!而面对这一切,赵先生却置之度外。

直到半个多月前,赵先生右腿忽然无力,浑身瘫软,随后几天,乏力嗜睡的现象加剧。对此情况,家人却认为可能是颈椎处钢板位移带来的影响。几天前,赵先生睡觉时,向左翻了一下身子,忽然间眼前一黑,耳畔嗡嗡作响!这一惊非同小可,赵先生立刻紧闭双目,数秒之后才平稳下来,又想尝试向左翻身,瞬间再度眩晕!至此,赵先生才知道自己的身体真出了状况!随即他便给家人拨打了电话。

血管闭塞惹的祸

紧急救治获新生

由于赵先生颈部有钢板,因此无法做核磁检查。当地医院利用颈动脉三维成象,检查出颈部钢板并未发生位移,但更大的麻烦来了——血管出现了闭塞!椎动脉狭窄和颈内动脉狭窄的疾病正在威胁着赵先生的健康!最终通过介绍,赵先生与家人来到了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就诊。

入院后,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副院长、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卒中中心主任(原哈医大三院神经外科主任)张学新教授对赵先生进行CTA检查后,确定了赵先生的病情——左侧颈内动脉起始处重度狭窄。

 


 
▲张学新教授及其团队为患者手术

 

张学新教授与其团队经过商讨后,给病人做了左侧颈内动脉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复查造影见狭窄改善良好,局部复查造影及全脑正侧位造影未见血管缺失,这才使用缝合器缝合动脉后安返病房继续治疗。

什么是椎动脉狭窄?

张学新教授指出:“椎动脉主要是供应小脑和脑干的血管,作为椎动脉系统的血管来说,一旦出现狭窄,轻者可以头晕,重者可能导致昏迷,昏迷则有生命危险。如果曾经发生这种病,几乎没有更好的办法直接治疗。尤其是对于动脉血管的闭塞,用药物治疗几乎解决不了问题。”在谈到如何治疗此类疾病时,张学新教授说道:“脑血管狭窄达到70%以上,就需要进行外科干预,也就是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损伤小,在外表看不到手术后的疤痕,因为创伤小,所以更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血通畅通耳不聋

术后身体复轻松

“刚开始大意了,他说腿没力气,我们以为就是颈椎病。”赵女士坐在床边十分后怕地说道,“根本没考虑过是脑袋的问题,血管的问题更没想到!”说到这儿,赵女士的脸上流露出了幸福的微笑,“自从血管通了,我爸各方面功能也正常了。术前两个月不能自主咳痰,右耳也听不见!现在也能咳痰了,耳朵也能听得到了!我们真是非常高兴!感到特别神奇!”

现在的赵先生已经能够下地活动了,再也没有了轻飘飘的感觉,浑身上下也轻松了不少。

 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提醒您:颈、椎动脉重度狭窄,尤其在急性进展期,是需要当成急诊处理的,争分夺秒才是关键!中老年朋友们千万不要大意。

上一篇

下一篇

专家推荐
刘丽
周围血管外科学科带头人
擅长治疗腹主动脉瘤、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浅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急性下肢动脉血栓、颈动脉狭窄、肾动脉狭窄及雷诺氏病等周围血管疾病的微创介入手术治疗。
咨询
王智
神经外科特聘专家
擅长脑血管疾病和脊髓脊柱疾病的显微手术及介入治疗,技术娴熟。对于垂体瘤、听神经瘤、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等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咨询
李景瑞
普外科学科带头人
擅长甲状腺癌、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胰腺癌、胆囊结石、胆息肉等各种急腹症等的诊断与治疗。
咨询
刘和平
主任医师
擅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术,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冠心病支架植入术,肥厚性梗阻性心脏病的化学消融术。
咨询
孙政育
主任医师
擅长外周介入治疗,包括肿瘤介入治疗(肝癌、肝血管瘤、肺癌、肺部大咯血等);泌尿系统肿瘤及顽固性血尿介入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介入治疗;外周动、静脉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及下腔静脉滤器置入、下肢动静脉导管溶栓,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等治疗领域。
咨询
相关阅读
预约到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