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技术】八旬老人跨越“年龄鸿沟”,精准手术除疝气难题

6个月前

疝气也就是我们说的小肠疝气,属于外科疾病,表现为大腿根部(腹股沟区)包块,一般多见于小孩和老年人身上,尤其是体质较差或者高龄的老人更易得疝气

八旬老人肚痛难耐

惊现“鸽蛋”大小肿块

据李大爷回忆,他曾在5年前因右侧腹股沟疝接受了修补术,但近半年左侧腹股沟处也发现了包块。平时在活动量较大时,腹股沟区就会鼓出一个“鸽蛋”大小的包块,虽然没有感到明显不适,平躺后能自己将包块按回去,但着实影响了日常活动。

然而,在一次活动后,李大爷左下腹的“鸽蛋”又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是,这次无论怎么揉、搓,肿块都无法消失,还伴随着阵阵绞痛。家人见状,立即将老人送至医院,经诊断为左侧腹股沟疝。

由于李大爷已经88岁高龄,无法承受手术麻醉所带来的风险。出于慎重,家属选择了保守治疗。然而,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老人的病情恶化,家属心急如焚,为了减轻老人的痛苦,老人的儿子在网上搜索到了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并决定带父亲前来尝试治疗。

高龄、病情复杂

治疗方式慎之又慎

李大爷来到医院后,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普外科学科带头人、普外科主任(原黑龙江省医院普外科主任)李景瑞教授立即组织了医院的心脏内科和麻醉科等多学科会诊,共同探讨最合适的治疗方案。考虑到李大爷的身体状况并不理想,不仅患有长达10年之久的脑梗病史,并且曾因肾恶性肿瘤进行左肾摘除手术,右肾也存在囊肿,心脏功能较差等多重疾病,因此,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这是摆在医生和病人、家属面前的难题。

50分钟精准手术

助老人摆脱疝气困扰

经过全面考虑,专家团队一致认为,尽管麻醉风险较大,但手术仍然是最佳治疗方案。最终李景瑞教授决定为李大爷实施左侧腹股沟李金斯坦无张力疝修补术,减轻他的病痛。手术十分顺利,不仅成功地将疝气部分复位,而且还对破损的腹股沟进行了修补。

 
▲李景瑞教授(右)及其团队在手术中


李景瑞教授表示,局麻相比全麻、腰麻手术有很多优点,例如术前术后不禁食,不停药,术后不必卧床,行动自如,可明显降低下肢血栓形成的风险。尤其是心脏功能较差的李大爷,这是最好的治疗策略。

术后,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李大爷的身体状况逐渐好转。经过3天的康复治疗后,已经能够正常行走和进行日常活动,康复出院。“我感到非常幸运,能够在这里遇到最好的医生和护士,让我们的亲人重获健康和快乐。”李大爷的家人对医院的医生和护士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李景瑞教授提醒,长期慢性咳嗽、便秘、小便困难等会导致腹内压增高,将腹内脏器(以小肠最常见)从薄弱的腹壁凸出来,像个气球一样。站立时明显、平卧时多可自行消失,如长时间不能消失,肠管有卡压坏死的风险,需急诊手术治疗。婴幼儿疝随着腹壁肌肉的生长发育仍有可能自愈,成人疝气只有通过手术才能治愈。

上一篇

下一篇

专家推荐
刘丽
周围血管外科学科带头人
擅长治疗腹主动脉瘤、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浅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急性下肢动脉血栓、颈动脉狭窄、肾动脉狭窄及雷诺氏病等周围血管疾病的微创介入手术治疗。
咨询
王智
神经外科特聘专家
擅长脑血管疾病和脊髓脊柱疾病的显微手术及介入治疗,技术娴熟。对于垂体瘤、听神经瘤、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等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咨询
李景瑞
普外科学科带头人
擅长甲状腺癌、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胰腺癌、胆囊结石、胆息肉等各种急腹症等的诊断与治疗。
咨询
刘和平
主任医师
擅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术,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冠心病支架植入术,肥厚性梗阻性心脏病的化学消融术。
咨询
孙政育
主任医师
擅长外周介入治疗,包括肿瘤介入治疗(肝癌、肝血管瘤、肺癌、肺部大咯血等);泌尿系统肿瘤及顽固性血尿介入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介入治疗;外周动、静脉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及下腔静脉滤器置入、下肢动静脉导管溶栓,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等治疗领域。
咨询
相关阅读
预约到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