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节气丨寒气盛,血压血糖易波动,谨防心脑血管疾病“突袭”

6个月前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12月7日,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一个节气——大雪。大雪节气的到来,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大雪,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这个时节,冬意浓,寒气盛,意味着北方进入严寒时期。

警惕高血压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被称为影响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发生都与高血压有着密切的关系。

大雪节气期间,受寒冷空气的影响,血压极易发生波动。《高血压患者血压季节性变化临床管理中国专家共识》指出,数据显示室温>5℃时,气温每下降10℃,收缩压平均上升6.2毫米汞柱。夏季血压控制良好的高血压患者,冬季血压可能明显上升。
 
应对方式
防寒保暖:高血压患者要时刻关注天气变化,出门一定要做好防寒保暖,戴帽子或围巾保护好颈部和头部。

加强血压监测:血压不稳定的高血压患者,建议每天早晚各测量2~3遍,及时掌握血压变化情况。

控制饮食:冬季高血压患者不可以随意进补,饮食应该以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为主,同时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稳定情绪:情绪也是影响高血压的因素之一。如果情绪波动过大,会导致血压升高。因此,高血压患者应该保持稳定的情绪,避免过度激动、焦虑。

稳住血糖

糖尿病患者冬季的血糖要比春秋两季高,这是因为寒冷会刺激交感神经,而冬季食欲好进食多,户外活动明显减少,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血糖升高。

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为糖尿病长期并发症之一,包括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及外周血管疾病。
 
应对方式
合理作息:每天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熬夜会造成内分泌功能紊乱,进而导致血糖的异常升高。

食补要节制:俗话说“小雪应清肠,大雪宜进补”,但是糖尿病患者进补不宜过度,还是需要控制每日的摄入总量。可以适当增加高纤维素的摄入,如蔬菜、水果等。

加强血糖监测:冬季血糖容易波动,建议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如果发现血糖异常,及时进行相应的饮食控制和药物调整。

适当运动:运动可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水平。需要注意的是,运动应当适量,根据自身状况决定。

“岁暮天寒风雪始,万树一夜琼花开”,大雪节气来临,北风卷地,雪花飞舞,万物冬藏。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提醒您:

天冷降温,添衣保暖

雪天路滑,注意安全

均衡饮食,适当运动

定期体检,预防疾病

愿您冬来无恙!

上一篇

下一篇

专家推荐
刘丽
周围血管外科学科带头人
擅长治疗腹主动脉瘤、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浅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急性下肢动脉血栓、颈动脉狭窄、肾动脉狭窄及雷诺氏病等周围血管疾病的微创介入手术治疗。
咨询
王智
神经外科特聘专家
擅长脑血管疾病和脊髓脊柱疾病的显微手术及介入治疗,技术娴熟。对于垂体瘤、听神经瘤、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等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咨询
李景瑞
普外科学科带头人
擅长甲状腺癌、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胰腺癌、胆囊结石、胆息肉等各种急腹症等的诊断与治疗。
咨询
刘和平
主任医师
擅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术,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冠心病支架植入术,肥厚性梗阻性心脏病的化学消融术。
咨询
孙政育
主任医师
擅长外周介入治疗,包括肿瘤介入治疗(肝癌、肝血管瘤、肺癌、肺部大咯血等);泌尿系统肿瘤及顽固性血尿介入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介入治疗;外周动、静脉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及下腔静脉滤器置入、下肢动静脉导管溶栓,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等治疗领域。
咨询
相关阅读
预约到院